首页 > 新闻视角 > 最新动态

2014“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 —— 那些在城市留下印记的外国人

2014-06-29

       你知道汉阳路为了纪念一位资助混血儿学校的英国商人,曾叫汉璧理路吗?而上海盲童学校的创始人是当年的美国加州大学第一任汉学教授傅兰雅。开埠百年,有无数外国人来到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生活、工作,他们与上海到底有着怎样的链接,为之倾注了怎样的热情?6月26日下午,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上海人文纪念研究所、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共同主办的2014年“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在瑞金宾馆举行。沪上侨民研究专家共同探讨“国际友人与上海”的主题。

 


 
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慕尧为论坛致辞
 
 


福寿园国际集团主席、执行董事白晓江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专家提议建立犹太纪念园
       外国侨民研究是目前上海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已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内首家在人文纪念领域的研究机构,近年来上海人文纪念研究所、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持续关注外国侨民现象。
为了让公众了解那些曾在上海叱咤风云的外籍侨民,重拾大家对生活在上海的国际友人的回忆。自2012年至今,福寿园已连续举办三届“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
       在论坛上,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人文纪念研究所名誉所长熊月之指出,近代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受西方影响最大的城市。他认为,上海历史人文记忆中,本来就包含外侨这一部分。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英美侨民与上海城市记忆》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潘光从犹太人与上海城市发展等角度深入解读这一外侨群体的特殊特点及所折射的城市精神。潘光说,上海原来有4座犹太人公墓,后因故拆除,犹太人的一些墓碑散落在民间。由于丧葬习俗不同,再建犹太人公墓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建一座犹太人纪念园或者记忆园,开设历史犹太人物的展览。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潘光《犹太人与上海》
 

那些叱咤风云的外籍侨民
       在论坛上,一些当年上海滩风云人物的外籍侨民的名字被一一提及。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依托详实的史料为大家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谍报英雄左尔格在上海三年的情报生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陶飞亚则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白人之一——美国传教士乐灵生的故事。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苏智良《左戈尔在上海1930-1932》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陶飞亚《第一个死于中日战争的美国人:乐灵生述论》
 

    上海青年报资深编辑、作家王唯铭在《邬达克与百年上海建筑》中,讲述了匈牙利建筑设计师邬达克在上海的传奇故事,详细解读了其留给这座城市的数十栋经典建筑与海派文化的关联。

 


 
上海青年报资深编辑、作家王唯铭《邬达克与百年上海建筑》

 

       “我们现在许多城市都以‘国际化大都市’作为目标或噱头,那个时代的上海实质上已非常国际化:对内没有户口的门槛、对外没有签证的限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维江表示。
       熊月之用一个个案例生动讲述了最早来沪并在当时社会具有显著影响力的英美籍侨民;王维江则选取商人、革命者、新闻记者三个群体,讲述了德国友人在上海的故事。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葛涛、牟振宇也分别探讨了近代普通日本人眼中的上海“好形象”以及为数不多的法侨在上海城市发展史上不容小觑的历史地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维江《商人、革命者、新闻记者:德国友人与上海》
 

寻觅先贤与上海的城市记忆
       谈及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主办方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副馆长伊华表示,今年是福寿园建园20周年,福寿园之所以能从行业的无名小卒成长为中国殡葬业的一块品牌,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创并坚持了符合殡葬特色的人文纪念。而本次论坛聚焦“国际友人与上海”,预示着福寿园人文纪念事业再次突破传统进一步扩容的有益尝试,也为人文纪念全新领域的拓展带来新的课题和方向。

 


 
福寿园国际集团副总经理、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副馆长伊华作论坛总结发言

 

       当天,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原市人大副主任、原副市长周慕尧也出席论坛并讲话。福寿园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白晓江致辞,他表示,历史是城市的脚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先贤正是城市历史和文化最集中的聚焦。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至少有25条马路曾以英美侨民命名
熊月之

       在上海,美国人通常与英国人并提,习称英美侨民。他们,有不少人是凶恶的侵略者、罪恶的鸦片犯、贪婪的冒险家,但也有一些人是诚实的商人,敬业的设计师、工程师、教育家、学者、报人、律师、医生等,在近代上海历史文脉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傅兰雅在上海生活达31年之久。来沪时,是一个只有师范程度的年轻人,离开时,已经是腰缠万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担任美国加州大学第一任汉学教授。1911年,傅兰雅捐银六万两,创建上海盲童学校,更命儿子傅步兰在美国学习盲童教育,后来沪担任盲校校长。
       雷士德则是上海地产大户,在南京路上占有的地产升到第二位,总资产超过1400万两白银。他生活俭朴得难以想象,却将所有遗产留在上海,其中少量遗产赠予个人,其余都赠予慈善团体、医院、学校,很大部分用于建立雷士德基金,资助贫困学生。
       近代上海至少有25条马路是以英美侨民命名的,其中不少人对上海城市发展有一定影响,如哈同路(铜仁路)是为了纪念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大慈善家哈同。汉璧理路(汉阳路)是为了纪念英国商人汉璧理,他捐助建造了上海混血儿学校,还捐献了外滩公园里的一些大树。
 
“设计之王”邬达克与他的上海建筑
王唯铭
       匈牙利建筑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了他的设计事务所,在沪29年中,共设计了数以十计的建筑。其中,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刘吉生住宅、吴同文住宅等等都成为上海一时无二的地标。完全可以这么说,“邬达克与他的作品,是上海一路演进的佐证,要了解上海,必得了解邬达克”。
       与他同时代或同时期的,还有来自西方各国的建筑设计师,他们在国际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中,也留下了无以计数的壮观而又美丽的建筑,仅外滩一地,就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怡和大楼和汇丰银行大楼,ART DECO的上海海关大楼、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厦等建筑横空出世,所有这些建筑也形象地勾勒出了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壮丽场景。
 
法侨生活丰富多彩
牟振宇

       根据法租界公董局人口普查数据和布罗索莱法侨统计数据,可知在上海近百年的时间里,法侨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与他国侨民相比,法国侨民人数较少,到1936年才达到2500左右,远低于英、美、日、俄侨民,在1911年之前甚至低于德国和葡萄牙侨民。但法侨在近代上海的建筑、文化、艺术等领域,成绩斐然。
       法侨人数在上海外国侨民中并不占优势,但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却不容小觑,并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痕迹。

COPY WWW.SHFSY.COM ALL RIGHT RESERED 上海福寿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Email:fsy@shfsy.com 备案号:沪ICP备05016662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53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集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