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交流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2020-12-24
——生态共融 文化共创
10月28日—29日,2020年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交流会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本届交流会以“生态共融 文化共创”为主题,邀请二十余位业内外专家学者交流理念观点和实践经验,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对行业的新形势新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殡葬改革,完善基本殡葬服务,在改革创新中破难题、开新局,持续推动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等多位协会领导和相关分支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湖南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陈自力专程到会致欢迎辞。部分省级殡葬管理和服务机构领导及协会负责人出席会议,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以及关心中国殡葬行业发展的业内外人士逾五百人参加会议,并有近一万五千人次通过网络观看交流会视频直播。
2020年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交流会现场
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交流会是行业会员最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自2007年首次举办全国性会议以来,迄今已有5000多位业内同仁、1500多家单位参加,影响力逐年扩大,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交流会秉承“传播企业最新理念,交流发展实战经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宗旨,坚持“专业化、多元化、创新化”的原则,为持续推动中国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开幕环节:致敬英雄 牢记使命
“岂曰无名,忠魂为名;岂曰无碑,山河为碑。”10月28日上午交流会开幕式上,来自北京国宾国际礼仪有限公司的礼仪团队以一场庄严肃穆的仪式,致敬抗疫英雄,悼念抗疫烈士。致敬悼念,是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也是对生命的关爱与珍视,它寄托着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也昭示着慨然前行的奋发之志。
“致敬抗疫英雄 悼念抗疫烈士”纪念仪式
陈自力巡视员在致辞中介绍,十三五期间,湖南省以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来带动殡葬改革的全面发展,蓄力殡葬改革弯道超车。省级财政和县市区财政共同出资完成了34家县级殡仪馆的新建,12家城市公益性公墓的新建,140多家农村公益性公墓的新建,39家骨灰堂的新建。目前,湖南省正在将殡葬设施建设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惠民殡葬、节地生态安葬,促进殡葬改革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随后,多个国家殡葬协会进行视频致辞。
湖南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陈自力致欢迎辞
李建华会长做开幕讲话,他指出殡葬事关民生、直连民心,发展殡葬事业、实现“逝有所安”是完善新时代基本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体现着社会文明进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民生服务的延伸,殡葬是最能体现民政工作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重要部分。为此他提出三点认识:一、要树立大局意识。二、要提高服务水平。三、要加大创新力度。
李建华表示,习总书记曾经说过:“保障和改进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大家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践行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在疫情防控工作下扎实做好服务,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方向,维护生命尊严,协同构建人文、绿色、生态、和谐的殡葬服务体系。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做开幕讲话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做主题发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提出殡葬的本质在于:通过服务达到每个逝者都能有尊严的离去,进而教育社会达成对人类尊严的共同认知。
王计生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殡葬服务的美好需求与殡葬服务及设施提供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已成为殡葬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市场在调配资源中起决定作用和加强对殡葬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办法。行业同仁需要真正从殡葬发展角度,从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出发,调动社会一切资源,促进社会进步、行业发展、提高对人的尊重,真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殡葬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去研究、去设计、去实践、去改变!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做主题发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湖南省殡葬协会会长罗丽芬做演讲《务实创新 迎难而上,深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她介绍了湖南省按照十九大精神和国家部委要求,分三个战略阶段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全省累计投入54.63亿元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殡葬服务基础设施,2019年接受评估的87家经营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48%,不断倡导厚养薄葬、绿色环保、移风易俗等殡葬新风尚。
湖南省殡葬协会会长罗丽芬《务实创新 迎难而上,深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工作》
湖南湘水缘长生陵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佳做演讲《以人为本,共融共创健康发展》。他介绍了湘水缘长生陵园多年来配套城市功能搞建设,着眼殡葬改革抓管理,围绕百姓需求做服务,从而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和生命文化纪念园。
湖南湘水缘长生陵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佳《以人为本,共融共创健康发展》
交流报告:分享成果 创新思维
10月28日下午-29日上午,交流会特意邀请了业内外各个领域的嘉宾,围绕行业生态、服务升级、文化创新、科技应用等主题,分享公墓业的发展近况与经验成果,并从理论研究、案例实务、发展趋势等方面,解读行业如何以创新思维与跨界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魏超以《三创三加,构建生态殡葬新格局》为题,介绍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近年来注重发挥“规模优势、组织优势”,坚持创新动能、创新方法、创新主体,通过生态+、功能+、服务+的赋能,全力推进殡葬服务进阶,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承接传统社会祭祀、传承的基础上,复合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功能。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魏超《三创三加,构建生态殡葬新格局》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伊华表示,今年新冠疫情把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对生命的尊重拉到制高点,变成全球话题。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创新、价值观多元的新生态下,殡葬不再只是遗体处理的物质层面,而应该走向更加深远的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中国殡葬业的视野要放在殡葬之外,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趋势之中去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拓展生命文化服务事业的新疆界。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伊华《新生态下的破土出圈》
福建圆满生命集团总裁办主任杨继忠分享了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文化建园的经验;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总经理徐清花介绍了防疫抗疫期间的服务举措;EVA Architects艺瓦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总裁王元以专业视角分析全球化的殡葬建筑设计趋势。
左起:福建圆满生命集团总裁办主任杨继忠、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总经理徐清花、EVA Architects艺瓦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总裁王元
天泉佳境陵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天伦、上海杨艺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企划部主任程亚萍、上海安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玉婷、盛兰联创联合创始人李爱兰、《墓政参考》主编林成分别分享了他们对立体化建筑、“绿色空间”生产、新科技应用、人文化景观、互联网殡葬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左起:天泉佳境陵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天伦、上海杨艺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企划部主任程亚萍、上海安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玉婷、盛兰联创联合创始人李爱兰、《墓政参考》主编林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郝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阐释生态殡葬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上的重要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通过厘清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认识,提出以传承创新为基本原则,从“厚养薄葬”逐步转型到“厚养礼葬”;上海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鲁虹对多个省级协会及近200家公墓单位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未来的生态公墓应是具有科技支撑、理解生命意义、提高幸福指数的公众休闲园地;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教授邓菲梳理了中国殡葬文化“承继传统、持续革新”的发展脉络,并提出定制化、个性化、模块化、成套化、微缩化的跨界融合方向。
左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郝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上海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鲁虹、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教授邓菲
系列征集:创新生态 绿色发展
此外,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在交流会上公布了中国殡葬协会“创新生态安葬·引领绿色发展”系列征集活动的征集结果。本次活动历时一年多,共征集到作品211份,分别从生态葬的设计、生态葬的实例、建墓环保材料、生态墓园实践四个维度来聚焦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安葬方式。
根据征集评审规定和网络票选结果,贵阳凤凰山公墓申报的“生态墓园”实例、“归园”和“凤栖园”案例等案例获评“十佳人气案例”;上海福寿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TREE·PARK节地生态葬小公园”等获评“生态葬创新设计十佳案例”;常州栖凤山国际人文陵园有限公司申报的“映月台”等获评“生态葬创新实例十佳案例”;上海念华慈鼎实业有限公司创新的“节生椁、降解椁、椁内装饰”等三个案例获评“建墓环保材料创新实例优秀案例”;南京市雨花功德园等四个案例获评“生态墓园创新实例优秀案例”。
赵小虎主任表示,通过本次征集活动希望全面启发生态安葬设计新思路,激发创新探索新形式,推广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公墓理念,加快生态主题园区与葬式产品的落地建设,支持和响应节地生态安葬的再推进。
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公布征集结果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陈景莲(右1)、会长助理王琦(左1)为获奖单位颁发证书
最后,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林军做交流会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议程紧凑,内容精彩,呈现了行业的前沿成果,展现了从业者的学习热情,希望各位同仁能够带着交流的成果、行业的情谊,回到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殡葬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奋斗。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林军做交流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