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视角 > 最新动态

2017“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全民抗战中的上海与国际友人

2017-06-27

      今年是淞沪会战80周年,你知道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英勇抗敌的故事吗?你知道上海抗战时期的“难民教育三君子”吗?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所日军的慰安所是在上海设立吗?你知道国际舆论是如何报道淞沪会战,而又有多少国际友人声援、支持乃至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中国抗日战争中呢?

 

      6月26日下午,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世界史学会,联合上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举办了2017“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沪上国际友人及历史研究专家共同探讨“全民抗战中的上海与国际友人”。此外,论坛现场还发布了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出品的“重返抗战纪念地”系列纪录片,七位专家学者来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国际救济会难民收容所原址(现为上海交大医学院内)、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等七个抗战旧址或纪念场所现场讲述历史,重现抗战风云,缅怀先烈先贤。

 


2017“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嘉宾合影

 


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俊豪致辞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致辞

 
谢晋元将军的家信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仅36天,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淞沪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八一三淞沪会战。而时任第88师262旅中校参谋主任的谢晋元将军,便是在四行仓库率领八百壮士抗击日军,写下了上海抗战历史中非常光辉的一页。

 

      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在论坛上展示了父亲写给母亲凌维诚的家信。“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淞沪作战,特修寸笺以慰远念。”说明写信的时间,正是在“八一三”淞沪会战前夕,谢晋元即将率领第262旅从无锡开赴上海迎敌。谢继民说,父亲在信中表示一心为国杀敌,履行一个革命军人应有的职责,为国不能顾家。但又始终放心不下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子女,只能把一切重担,都托付给母亲。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杀敌,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谢晋元与四行仓库保卫战》
 
大棚里的难民学校
 

      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陈一心在论坛上讲述了抗战爆发后,他父亲陈鹤琴和赵朴初、刘湛恩在上海办难民教育和难童教育的故事。1938年初,陈鹤琴担任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简称慈联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刘湛恩(沪江大学校长)任副主任,赵朴初等任委员,指导各收容所难民教育,扩大了难民教育的合法权力。

 

      抗战时期上海的难民教育不仅注重教育和培养难民的谋生本领,还向他们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在中共地下组织推动下,由陈鹤琴为首发起组织了上海市成人义务教育促进会,在全市各区办起11所夜校,吸收工人、失学青年和家庭妇女,夜校共办5期,有5000名学生参加,成为一支活跃在“孤岛”上的文化战斗队伍。在1938年8月至1939年初,赵朴初争取到国际红十字会和各界的赞助,以“移民垦荒”为由,巧妙地分三批安排受过培训的青壮年难民千余人赴皖南、苏北,参加新四军。

 

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陈一心《难民教育三君子》
 
上师大的“慰安妇”和平少女像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介绍了其25年以来对日本“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包括外文资料的翻译和查阅以及20多个省市的实地调查。据苏智良介绍,1932年1月,日本海军在上海虹口指定了包括“大一沙龙”在内的4家风俗店作为海军慰安所,这是目前资料中所见最早的“慰安所”记录。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日本陆军从关西征募妇女组成陆军“慰安妇”团,并在吴淞、宝山、庙行和真如等战斗前线建起慰安所。1938年1月13日,由日军正式管理的大型慰安所——杨家宅慰安所在上海设立。目前,上海经资料或实地查实的慰安所,就有170所。

 

      2016年秋天,上海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以及慰安妇和平少女像。该少女像目前在全世界有两座,一座在韩国首尔,一座在上海师大的校园。苏智良教授在论坛上表示,希望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一段战争时候侵犯人类的暴行,敦促日本政府反思,对受害国进行赔偿和道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旷古未闻的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暴行》
 
抗战中的国际舆论与援助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以《字林西报》为主要考察对象,回顾了八一三淞沪抗战在国际舆论中的报道。《字林西报》是近代上海中西文报纸中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一份报纸,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后,该报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对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予以赞美,对日军的法西斯暴行予以谴责,体现了当时国际友人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国际舆论中的八一三淞沪抗战》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在论坛上表示,在80多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斗争中,许许多多国际友人支持、帮助了中国人民,我们应该记住他们。这其中有奔走于世界各地,为中国军队争取外援和采购武器装备的加拿大友人莫里斯·科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以傅拉都为首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在上海领导秘密情报工作的苏联英雄里夏德·佐尔格;为救助上海难民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法籍天主教神父、震旦大学教授饶家驹等等。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记住那些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挥则以“邹韬奋论抗战时期的国际援助”为题,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著名记者、出版家邹韬奋满腔热情地报道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援助,他主张和世界上的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尽力争取国际援助。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挥《邹韬奋论抗战时期的国际援助》
 

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常务副馆长伊华总结致辞
COPY WWW.SHFSY.COM ALL RIGHT RESERED 上海福寿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Email:fsy@shfsy.com 备案号:沪ICP备05016662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53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集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