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介民
1902~1973
浙江黄岩人。1924年,就读于上海大学。1926年底,被派往杭州从事革命工作,后调台州任特别支部书记和临海特委书记。1938,在天台大公中学任教导主任,因在校开展抗日救亡教育,被迫离校。1939年7月,戴回上海后,得到上海社联和上海大学同学会的支持,典卖妻子的首饰,筹款创办建承中学并担任校长,校址设在宁波路130号,后迁至白克路(今凤阳路)。
陈瑞枫
1928.3.13~2010.5.2
江苏人。太平洋机电集团公司正处级离休干部。曾任上海文风石藏馆馆长、《上海观赏石精品选》主编、上海观赏石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石文化事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收藏具有观赏与研究价值的各种天然奇石,陈瑞枫的业绩已入编《中外名人录》,。国内外近百家新闻媒体报道过其事迹。2011年3月中国收藏家协会追认授予他“资深赏石收藏家”称号。
陈西汀
1920~2002.8.21
自幼爱好京剧艺术。1949年后从事京剧剧本创作。1951年起历任南京京剧团、江苏京剧团编剧。1953年任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剧。1955年以后任上海京剧院编剧。创作、改编的京剧剧目有《屈原》、《澶渊之盟》等,创作中,他详考史实,力求符合历史真实,发掘人物的精神面貌。《尤三姐》已摄成影片,《红色风暴》对京剧表现现代生活作了有益的探索。
崔君沛
1950.4.21~2008.4.23
广东番禺人,北大荒版画界新一代成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专职画家,七十年代末从一本《隋末农民起义》连环画开始的,对古代战争场面以及北国阳刚之气的表现,深为人所折服。君沛回到江南,在上海这块土地上,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大师都生活过,遗留下的影响不少,对形成他的画风起了极大作用。君沛的画马之作和他的人物画一样做到个性鲜明,区别于古人,也区别于今人。
程之
1926.2.3~1995.2.14
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能拉会唱。从中学起,又迷上话剧,故在复旦大学经济系读完一年后,毅然辍学,投身舞台。从1944年起,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群力剧社等表演团体,参加了《北京人》、《名优之死》等剧的演出。1947年进文华影片公司,在《假凤虚凰》中饰演5号理发员,后又参加了《夜店》、《艳阳天》等影片的拍摄。
陈植
1902.11.15~2001
建筑专家。早年与赵深、童寯合创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创作了一批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影响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工程、设计了鲁迅墓、主持了闵行一条街、张庙一条街等重点工程设计,对上海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主持和指导的苏丹友谊厅设计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晚年为上海的文物保护、建设、修志等工作进行了大量调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532号